為了讓孩子有一口好牙,除了要讓孩子養成刷牙習慣,在其年幼時也要協助清潔口腔,國健署提醒,孩子不到6個月大時,進食後要用紗布擦拭口腔,長出第1顆牙齒後,就可以開始看牙醫,每半年口腔檢查及牙齒塗氟,並讓寶寶養成固定潔牙方式,父母也要熟記「2要2不」原則,幫助孩子有一口健康的牙齒。
近幾年,3C產品盛行,大人小孩都成了愛用者,但對學齡前孩童而言,由於視力發育尚未成熟,加上用眼過度,導致近視的比例增加。父母務必了解幼兒的視力發展情形,並從生活中培養孩子的5大護眼習慣,將有效預防孩子視力受損。
進入8月後,幼稚園和小學也即將開學,不少小小孩也陸續從幼稚園畢業,即將迎接小學一年級。為了幫助小一新鮮人能更快適應新生活,職能治療師建議家長,可從遊戲中訓練孩子專注力,幫助調整生活型態與作息的改變,也讓孩子保持更好的專注力,來面對小學課程。
「胃食道逆流」是成年人中常見的疾病,但也可能好發在兒童身上,只是家長未必會聯想到是胃食道逆流在作怪,往往會輪流在各科門診中徘徊,卻未能得到真正的改善。兒科醫師提醒,一定要改變生活中的飲食型態以外,其中六大類食物會影響食道括約肌張力,誘發胃食道逆流的發生。 兒童也會有胃食道逆流!六大類食物容易引發 - Heho親子 https://kids.heho.com.tw/archives/158783
國健署指出,餵母乳並不會造成蛀牙,反而可以減少咬合不正,顏面肌肉發展不全,避免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。
武漢肺炎(新型冠狀病毒病,COVID-19)本土疫情持續處在平原期,每天仍有2萬多例確診病例;長庚醫院醫師提醒,有9類疾病史的兒童確診後較容易併發重症,並有5大類器官是兒童、幼童重症常見被病毒侵襲的地方。
屏東縣衛生局統計,今年至8月7日屏東縣12歲以下兒童確診人數累計1萬9687人,佔總確診數13.65%;8月7日單日12歲以下兒童確診佔當日確診數17.9%,顯示近期幼兒染疫比例及風險都增高。
暑假期間兒童容易接觸較多甜食,如果沒有做好口腔照護,更容易罹患蛀牙。為降低兒童齲齒率,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在暑假期間,舉辦6~12歲學齡兒童免費塗氟活動。
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停歇,為了在開學前提升校園防疫力,及便利家長陪同孩子接種疫苗,臺北市在8月13日(星期六)於12行政區辦理5到11歲兒童莫德納及BNT疫苗1、2劑集中接種作業,當日將採時段分流報到接種。
「漱口水多久用一次?」、「用完漱口水可以喝水?」為了保持口腔清潔,許多人會使用漱口水漱口,只不過對於漱口水使用仍有一些疑惑,使用的同時,務必配合牙線、牙刷清潔,才能達到預防效果。
專家吳佩昌指出,他的奶奶今年111歲,在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時,日本政府曾要求國人每天漱口,這除了是長者的偏方,其實也有確切證明表示其顯著效果,日本在流感期間曾做過研究,以自來水漱口可有效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發生率,德國也有研究指出,漱口可減少口喉9成病毒量。
消基會在六、七月間,發動台北、台中、台南、高雄志工進行市售快篩劑的訪價調查,104家市售快篩試劑產品中,未見低於配售價格100元的單價,最高甚至是配售價格的3.15倍。其中鼻腔快篩試劑均價161元、唾液快篩試劑為164元,都遠高於配售公定價。黃怡騰表示,消基會將專函衛福部、公平會及消保處,呼籲注意售價異常現象,必要時應啟動司法調查。